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,“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、最有生氣的力量,國家的希望在青年,民族的未來在青年。”在公司2022年創造多個歷史最好成績的生產經營活動中,青年員工勇當開路先鋒、爭當事業闖將,在履職盡責中勇于擔當,用他們的青春熱血為川南發電高質量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。公司2022年度安全環保先進個人唐均建就是其中較突出之一。讓我們看看他的青春印跡、心路歷程。
唐均建,1993年6月出生,2015年11月入職川南發電公司,設備維修部電氣隊檢修專責工,2023年初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。在公司2023年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工作會上,他作為安全環保先進個人代表進行了發言。平日里自信陽光帥氣的他,和同事交流時,說得挺溜,但面對采訪的鏡頭時,變得不善言辭,仿佛碰到了生產難題一般,不時冒一句“讓我再想想”。只因為他很較真,每個字都要仔細斟酌,“這份榮譽離不開前輩和我們班組成員的付出,我要好好總結才對得起他們的付出”。
堅定信念,扎實工作強基礎。2015年入職開始,唐均建從一名學院“理論派”展開了蛻變,他視專業技術為自己的第一生命,孜孜不倦、鍥而不舍地磨煉自己的技能之“劍”。他充分利用一切時間認真學習電氣專業知識,在設備檢修時,多看、多記、多問、多動手,仔細觀察揣摩師傅的動作,提高動手能力。工作之余,緊跟電力生產先進技術,徜徉在專業技術知識的海洋中,在將書讀薄的過程中全面提升理論水平。他說:搞不清楚問題的根源我會睡不著,只想著如何才能研究出破解問題的辦法,怎么提高自身技能水平。工作中他積極參與公司兩臺發電機的解體大修、220kv升壓站檢修、220kv線路檢修、主廠房6kvF-C開關分閘回路改造等工作,抓住一切實際工作機會積累經驗、提高技能。在2022年線路檢修期間,恰逢四川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,最高電力負荷,最低降水量三最疊加局面,檢修工期緊、施工條件差,他協調組織施工人員,提前到每天凌晨5點開工,加班至晚上8點,僅用時十余天便完成了三條送出線路檢修工作,確保了公司順利完成迎峰度夏保電任務。在發電機解體大修期間,他全程跟蹤,及時發現了定子兩端第一風區約7-10節楔塊部分槽楔松動、轉子護環下部部分墊塊松動、勵端鍋爐側氫冷器頂部端蓋密封面銹蝕、轉子集電環磨損等缺陷并組織消除。在#2發變組裝置換代技改項目中,他和隊內技術及青年骨干主動擔當,緊密配合,在國慶假日期間連續作戰,完成了發變組裝置的安裝、檢驗、調試,同時按照最新反措要求完成了相關保護回路的整改,比預計工期提前一半時間完成改造工作,突破了川內火電同行業改造用時最短記錄。正是憑著不服輸的工作勁頭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,唐均建在同批次入職的員工中脫穎而出,很快就能夠獨立承擔電氣檢修任務,成長為專業技術骨干。每當有關電氣設備和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或異常時,這位年輕的“老”專家看一看、摸一摸,總能找出“病因”對癥下藥。
學以致用,技術攻關顯本領。唐均建將積累的工作經驗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、相互印證,專業技能不斷提高。他在工作中事事搶在前、干在先,班組的老師傅都夸他是個不向困難低頭的“機靈鬼”。公司三條220kv送出線路作為四川省及瀘州市電網重要的電源支撐,承擔著“西電東送”通道上電壓支撐和確保瀘州供電穩定的重要使命。每條送出線路全程平均約9公里,掛線高、間距遠、穿密林,極易因巡視檢查不到位而留下隱患。另外公司還有兩條4公里長的10kv取水線,關系到機組取用水的安全,所經過的地方均為村社竹木林區,稍有差遲就極易引發安全事故。唐均建被安排負責輸電線路的日常巡視工作后,針對以往220kv輸電線路常規巡視手段單一,巡視覆蓋率低的情況,他利用休息時間,騎摩托開辟了一條可以全覆蓋220kv線路的“獨特路線”,做到每一基桿塔、每一段路都能巡視到位,不留死角。每年春夏季節,瀘州地區雨水充沛,竹木生長特別快,一夜就可長高一米。每周一次的巡視他堅持做實,每次特殊方式下的檢查他堅持做到位,哪里有潛在隱患他“門清”。近兩年來,公司輸電線路運行平穩,即使在面對多次極端天氣的肆虐下,都未發生因輸電線路原因而影響正常的發供電情況。2022年七月大風天氣頻發,無論白天黑夜,極端天氣后他都堅持排查每一個隱患點,先后發現并處理了江邊取水線路#5、#9塔竹木移位搭接線路等重大隱患,保障了人員和線路的安全。電氣隊的同事們戲稱他是輸電線路的“守護神”。他堅信,基礎工作做深、做細、做實,并不斷學習,才能在工作上進步。
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。一件件工作任務的開展和完成,一個個難題的發現和攻克,一條條流程的梳理和執行,都記錄著唐均建不斷成長的足跡。成績只代表著過去,下一步,他將繼續以青春之名勤奮工作,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。